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广贤路107号1号楼2层
邮箱:
marketing@shmlrs.cn

辽ICP备18017759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上海

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Copyright © 大连美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 :0411-88149722

市场部电话:15714113298
客服时间 :工作日 9:00-17:00

基因检测报告

产品名称

结直肠癌

数量
-
+
没有此类产品
产品描述
产品参数
标题栏
检测结果
健康建议
声明
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基因检测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

检测结果

 

健康建议

❶ 定期进行便隐血检测:用于各种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尤其是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便隐血检测是国际通用的大肠癌普查方法。

❷ 多运动:闲暇之余不要久坐不运动,多进行户外运动。

❸ 饮食注意:

1)应注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韭菜及萝卜等绿叶蔬菜、以及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黏膜的接触时间。

2)结肠癌向肠腔凸起,肠腔变窄时,就要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

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4)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少其分解产物的致癌物产生及致癌作用,以减少结肠癌发病的潜在危险。

5)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6)忌烟酒。

❹ 有家族史者,青中年期大便异常建议做肠镜检查,并进一步做肠癌相关基因系列复查和微卫星不稳定基因检查。

声明

Ⅰ. 本检测只对本次受检样本的结果正确性负责,并承诺在当前科学技术条件下所有检测结果是真实的、有效的,有关检测结果的解释权归精准医疗联合实验室。

Ⅱ. 由于基因检测的局限性,该检测无法覆盖所有与该项目相关的位点。

Ⅲ. 基因只是影响疾病发生的部分因素,其他可能的因素包括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等外部因素。

Ⅳ. 该结果仅供参考,不能用于临床诊断。

Ⅴ. 由于标本保存有一定期限,若对报告结果有疑问,请在自报告日期起的10天内提出复检申请,逾期不再受理。

Ⅵ. 出于科学研究需要,样本群体健康信息与样本检测基因信息可能会用于研究分析,但这种分析只针对样本组,不涉及个体隐私。

相关知识

 发病时间: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高峰在50岁左右,但3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并不少见。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饮食、慢性炎症、遗传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居内脏肿瘤前二位,但在亚、非、拉美等地发病率则很低。我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低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各地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危险因素:

1. 性别:男性患结肠癌的风险比女性高很多。结肠癌或直肠癌的终生风险男性为5.9%,女性为5.5%。

2. 年龄:结肠癌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

3. 种族:非裔美国人后裔患结肠癌的风险比其他种族高得多。亚洲/太平洋岛民,西班牙裔美国人和美洲原住民患结肠癌的风险略低于高加索人。

4. 癌症家族史:大约20%至25%的结肠直肠癌发生在有该病史的人群中。如果家庭成员在60岁之前被诊断出风险,则风险会更高。

5. 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健康习惯,如高脂饮食,肥胖,吸烟和酗酒都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6. 炎症性肠病:患有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和癌症家族史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是没有炎症性肠病和家族史的人的五倍。

 

 预警信号:

1. 大便习惯异常,排便次数增加,同时出现少量粘液性便、粘液血便,经治疗不好者,或经治疗后好转而复发者,应及时确诊治疗。

2. 既往有粘液便、腹泻病史,但症状轻微者突然增重,与原来排便次数、排便的性质发生变化时,也应再次复查确诊。

3. 无明显原因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经短期治疗无好转者,在胃部经过钡剂透视未发现异常时,应去医院做直肠部位的检查。

4. 排便费力,排出的大便有压迹,呈槽沟状扁条状、细条状等,一定要做直肠指诊。

 

 检查建议

实验室检查:

大便潜血实验:结肠癌和息肉都能造成出血,并通过肠道和大便混合排出。将少量的大便标本送到医院检查即可获得结果,方便易行。注意,连续一周以上的便血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 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 钡灌肠:检查前需要用泻药清洁肠道。检查中将造影剂注入肠道,放射科医生在X光下可以发现结肠癌或较大的息肉。

3. 电子结肠镜:是目前确诊结肠息肉和肿瘤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隔年连续性检查。

4. 腹部和盆腔CT或B超:这些检查对结直肠癌的定性诊断意义小于电子结肠镜,但对定期诊断(确定结直肠癌分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检测基因

CCAT2基因

位于染色体8q24区域,跨度为1.7kb,处于非蛋白质编码区。有研究表明,虽然CCAT2不参与mRNA以及与蛋白质的转录,但却会影响其相邻基因MYC(V-myc Avian Myelocytoma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的正常表达,这其中的机制还没有研究清楚。而MYC基因家族是较早发现的一组癌基因,包括C-myc,N-myc和L-myc三种类型,该基因家族及其产物可促进细胞增殖,永生化,去分化和转化等,在多种肿瘤形成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MYC基因在小细胞肺癌中有较高频率扩增,在很多其它类型上皮癌如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中也有扩增。

SLC22A3基因

位于染色体6q26区域,跨度为104kb,控制着SLC22A3蛋白的编码。SLC22A3基因是有机阳离子转运家族一员,该家族在转运阳离子药物、毒物和内源性代谢物中起关键的作用,而许多毒物或内源性代谢物能引起肿瘤的形成。研究发现,SLC22A3在许多癌细胞系中表达,如结直肠癌和肾癌等,并且其表达水平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相关。由于一些毒素或内源性代谢物(如脂多糖和亚油酸代谢物)会诱发肿瘤的形成,SLC22A3基因可能通过某些致癌物的间隙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关键词